楚水雪消帆影乱,吴山日莫柳条新
出处:《得止言旧冬书》
明 · 释函是
何事音书报早春,长征三月限通津。
连天衰草八行泪,动地悲笳万里人。
楚水雪消帆影乱,吴山日莫柳条新。
归鸿欲寄不知处,绿树平沙杜宇频。
连天衰草八行泪,动地悲笳万里人。
楚水雪消帆影乱,吴山日莫柳条新。
归鸿欲寄不知处,绿树平沙杜宇频。
鉴赏
这首诗以“得止言旧冬书”为题,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收到友人早春时节的书信后,诗人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与思绪。
首句“何事音书报早春”,开篇即以疑问语气引出,仿佛在询问为何在早春之际会收到友人的书信。紧接着,“长征三月限通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长途跋涉,跨越重重障碍,最终将书信送达的情景,暗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连天衰草八行泪,动地悲笳万里人”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和音乐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氛围。连绵的衰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八行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动地悲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广度和深度,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楚水雪消帆影乱,吴山日莫柳条新”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楚水之畔,雪已消融,帆影在波光中显得杂乱无章;吴山之上,夕阳西下,柳条却展现出新的生机。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暗示了人生境遇的起伏。
最后,“归鸿欲寄不知处,绿树平沙杜宇频”两句,以归鸿欲寄书信却不知何处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绿树平沙间,杜宇(即杜鹃)的啼鸣频繁响起,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增添了诗作的凄美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友人书信后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人世沧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