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拜先子墓,旧庐化榛砾
薄命不由人,岂不愿休息。
江鄂访知旧,不遇悔浪出。
子舍寓严濑,逋负日夜迫。
老夫匪亲往,未易纾此急。
买舟更东下,赀粮费捃拾。
是时梅雨已,巨浪百谷集。
深江水气凉,古岸树阴密。
壮观足忘忧,飞泉落奇石。
晚拜先子墓,旧庐化榛砾。
恶邻肆焚燎,用意甚寇贼。
大木幸俱全,不至损茔域。
其人偶遇赦,罚不毫毛一。
予亦持恕心,讵敢太刻覈。
村民陆续至,樵茗弛担笠。
杯酒先癃耄,幼稚与果核。
一僧独沾醉,座间具纸笔。
索诗苦不已,佳句岂易得。
松风杂滩声,睡醒残月白。
明发鼓征棹,矫首望青壁。
山川信佳哉,纡馀绕崷崒。
何当即归来,于此筑书室。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傍晚景色还能欣赏多久,奔波劳顿又开始新的一轮。命运坎坷不由人选择,我多么渴望能停下来休息。
去江鄂探访旧友,却未能相遇,心中懊悔当初轻易出行。
你家寄居在严濑边,债务催逼无日无夜。
我不能亲自前去解救,解决这紧迫的危机并不容易。
决定买船向东航行,财物粮食需一点点筹集。
这时梅雨季节已过,大浪汇集,谷物满溢。
深江水气清凉,古岸树木浓荫蔽日。
壮丽景色足以忘却忧虑,飞瀑落在奇特的石头上。
傍晚拜祭先父的坟墓,故居已成荒芜的荆棘和碎石。
恶邻放火肆虐,用心险恶如盗贼。
幸亏大树完好无损,墓地没有受到损害。
那人偶尔得到宽恕,连一丝罚款也没有。
我也怀揣宽容之心,不敢过于苛求。
村民们陆陆续续到来,砍柴采茶放下担笠。
先敬老者一杯酒,孩子们带来果核作礼。
一位僧人独自沉醉,席间备好纸笔。
他苦苦索要诗歌,优美的句子并非轻易可得。
松涛声与滩水声交织,醒来时月已西沉,只剩苍白的余晖。
明日清晨,击鼓扬帆,抬头仰望青色的峭壁。
山水之美确实令人赞叹,蜿蜒曲折环绕崇山峻岭。
为何不立刻归来,在这里建一座书房呢?
注释
暮景:傍晚的景色。行役:频繁的旅行。
薄命:命运坎坷。
休息:停下来休息。
江鄂:江边鄂地。
浪出:轻易出行。
逋负:拖欠的债务。
日夜迫:日夜催逼。
未易:不容易。
纾:缓解。
捃拾:筹集。
梅雨:江南的梅雨季节。
谷集:谷物满溢。
深江:深水江面。
古岸:古老的岸边。
壮观:壮丽景色。
忘忧:忘却忧虑。
先子:先父。
榛砾:荒芜的荆棘和碎石。
恶邻:恶劣的邻居。
寇贼:盗贼。
罚不毫毛一:连一丝罚款也没有。
恕心:宽容之心。
刻覈:苛求。
樵茗:砍柴采茶。
弛担笠:放下担笠。
癃耄:年老体弱的人。
果核:果子核。
沾醉:沉醉。
纸笔:纸和笔。
索诗:索要诗歌。
佳句:优美的句子。
松风:松涛声。
残月:残月。
鼓征棹:击鼓扬帆。
青壁:青色峭壁。
佳哉:真美啊。
崷崒:崇山峻岭。
当即:立刻。
书室:书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色中行走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生命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的“暮景能几何,行役复行役”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和劳碌奔波的无奈。接着,“江鄂访知旧,不遇悔浪出”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失望。
诗人随后写到了家乡之行,子孙寄养在严濑(地名),生活艰辛,老人却无法亲自照料,只能通过不断的努力来缓解这种急迫感。买舟东下,购置粮食,不仅反映了生活的艰难,也映射出诗人的不易。
“是时梅雨已,巨浪百谷集”则是景象的转换,从平和到汹涌,水气凉爽,古岸树木浓荫,是一种壮观之美,但也足以让人忘却忧愁。晚上拜祭先人的墓地,旧时的庐舍已经化作了破败的砾石,这种自然与人事的变迁,让人感到恶邻肆虐,心中有所不安。
幸运的是,大树依然完好无损,没有受到损害。诗人对于遇到的罪人持有一颗恕心,不会过分苛责。村民们陆续来到,樵夫挑着柴火,儿童与果核相伴。这时,一位僧侣独自饮酒,手中拿着纸笔,显得很是从容。
诗人索求诗句却难以得到佳作,松风杂着溪流之声,醒来后只剩下残月的白光。明日启程的鼓声响起,矫首望向那青色的山壁。这一段山川之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诗的最后,“何当即归来,于此筑书室”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川的喜爱,以及希望能够早日回到这里,建造一个书室,以此作为自己精神的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