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辞铜鼓声惊梦,且看波罗子上枝全文

不辞铜鼓声惊梦,且看波罗子上枝

出处:《扶胥感兴
明 · 林光
了了空斋据海涯,结趺曾记坐忘时。
不辞铜鼓声惊梦,且看波罗子上枝
大艑高舸新望眼,疏松白月旧题诗。
百年三万六千日,孟浪红尘几脱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扶胥感兴》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海边居所的宁静生活图景,同时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思。

首联“了了空斋据海涯,结趺曾记坐忘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位于海边的一间简朴的空斋。他在这里静坐冥想,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仿佛在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里的“结趺”指盘腿而坐,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颔联“不辞铜鼓声惊梦,且看波罗子上枝”,进一步描绘了海边生活的独特景象。即使铜鼓的声音可能打破宁静,但诗人却乐于欣赏自然界的每一个瞬间,比如观察波罗果(一种海边常见的水果)从枝头落下,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与惊喜。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颈联“大艑高舸新望眼,疏松白月旧题诗”,转而描述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时光的向往与回忆。大船和高大的船只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对远方的渴望;而“疏松白月”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与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相呼应。这一联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尾联“百年三万六千日,孟浪红尘几脱羁”,总结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思考。他感慨人生短暂,岁月如梭,但在红尘中却能偶尔挣脱束缚,寻得心灵的自由。这既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