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
出处:《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唐 · 皎然
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
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
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
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
金精落坏陵,剑彩沈古池。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
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
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
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
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
金精落坏陵,剑彩沈古池。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
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
注释
云水:指云雾和水流。双刹:指两座佛塔。
遥疑:远看仿佛。
平陂:平坦的坡地。
入门:进入寺门。
藏山:隐藏在寺内的山景,也可能指代深藏不露的高人或真理。
元化:大自然的造化,原初的变化。
窥:窥视,了解。
曳组:拖着官服的带子,指官员。
诡怪:奇异怪诞的事物。
停骢:停下马匹,骢指青白色的马。
幽奇:幽静而奇特的景致。
情高:情感高尚。
气为爽:因心情好而感到清爽。
德暖:品德给人的温暖感受。
春亦随:春天般的温暖随之而来。
瑶草:珍贵美好的草,常用来形容仙境中的植物。
的皪:鲜明光亮的样子。
蕙楼:芬芳的楼阁,可能指花香四溢的建筑。
蔽亏:互相遮掩,时隐时现。
金精:金色的光芒,可能象征神灵或宝物。
落坏陵:照耀在破败的陵墓上。
剑彩:剑的光辉。
沈古池:沉入古老的池塘中。
一览:一眼望去。
匝天界:环绕整个天空,形容视野广阔。
中峰:山的中央高峰。
应嘉:应当赞美。
生公石:典故,指晋朝高僧生公说法,石头都为之点头。
列坐:排列而坐。
援松枝:手扶松树的枝条。
翻译
云雾与水流环绕着双塔,远远看去仿佛从平坦的坡地上涌起。一进门就见到隐藏在寺中的山景,自然造化的奥秘怎能轻易窥视。
佩戴官绶的官员探索着神奇怪异之景,停下马匹访问这幽静奇妙的地方。
高尚的情感让人心情舒畅,品德温暖如春,随行而至。
珍贵的草木自显光华,芬芳的楼阁相互掩映。
金色的光芒照耀着破败的陵墓,剑的光辉沉入古老的池塘。
一眼望遍整个天界般的美景,而我站在中峰未曾移动。
应该赞美生公讲经时化石头为听众的奇迹,大家围坐,手扶松枝共赏此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春日的郊游活动,诗人随同友踏青寻幽,体验自然之美。
首句“云水夹双刹”描绘了山间溪流交织、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深远和神秘的感觉。紧接着,“遥疑涌平陂”则是对远处山峦连绵、波光粼粼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表达了诗人进入寺庙后发现隐藏在深处的山峰,以及对这片土地形成过程的好奇和探究之心。这里的“元化”指的是天地初开时的自然变迁。
接下来的“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异之物、探求未知奥秘的心境,以及在山谷间驻足观赏那些不为人知的奇迹。
“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和谐相融,内心充满高洁的情感,同时也感受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
“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描写了山间野花竞相开放,楼阁之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情况。
“金精落坏陵,剑彩沈古池”则是对过去遗迹的描绘,其中“金精”可能指的是古代贵族墓葬中的珍宝,“剑彩”则可能是指古代武将墓地上的装饰,这些都已随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眺望四周,感受到了与自然同一的宁静与平和。最后,“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则是诗人与友人坐在石头上,手拉着松枝,享受着这份宁静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情操和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