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麟趾圣人风,未有驺虞系召公
雅颂兼陈为四始,笙歌合奏以三终。
讨论诏使成书上,休浣恩容著籍通。
墙面岂能知奥义,延陵听赏自为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麟趾:比喻贤德的君主或贵族。驺虞: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和平。
召公:周初的贤臣,与周公旦齐名。
四始:古代音乐的四个基本乐调。
三终:音乐演奏的三个结尾部分。
诏使:皇帝的使者。
休浣:休息和洗涤,引申为皇帝的恩赐。
墙面:比喻愚昧无知。
延陵听赏:季札以倾听和欣赏音乐来理解深意。
翻译
周南的麟趾象征着圣人的风范,驺虞的出现与召公相连。《雅》和《颂》并列,作为音乐的四个开端,笙歌和谐演奏,以三声结束。
讨论的议题形成文书上报,皇帝的恩典和宽容载入史册。
面对墙壁的人怎能理解深奥的道理,但延陵侯凭借倾听就能领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颂扬古代圣人的风范和召公的智慧,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周南麟趾圣人风”,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周文王脚下有龙麟出现的典故,象征着圣明君主的到来。这里的“圣人风”指的是圣贤之风,即理想中的政治家或君主所展现出的德性和智慧。
“未有驺虞系召公”,则是说在没有出现过像驺儒、虞遂这样的贤臣之前,已有召公这般才能卓越的人物。召公,即召公奭父,是西周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被后世尊为理想的行政长官。
“雅颂兼陈为四始”,此句中,“雅颂”指的是礼乐中的赞歌,表达对圣人之德的颂扬;“兼陈”则是说并列陈述,即同时叙述或颂扬多种美好的事物。这里提到“四始”,可能是指四季的开始,或是指宇宙万物的生成。
“笙歌合奏以三终”,此句中,“笙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和音乐形式,而“合奏”则是多种乐器一起演奏的状态。“三终”可能是指音乐中的三个段落或层次,也有可能是指宇宙中的天、地、人三大终极。
接下来的两句,“讨论诏使成书上,休浣恩容著籍通”,则是在谈论国事和制定法令的过程中,要像古代圣明君主那样,使每一道命令都能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
最后两句“墙面岂能知奥义,延陵听赏自为聪”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深奥意义和欣赏高雅音乐的个人感受。这里的“墙面”比喻那些不懂得深远意义的人,而“延陵”则是王安石本人的一个别号或居所,表示诗人自己在听赏这些美好的事物时,感到无比的愉悦和自我满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和理想政治状态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和文化追求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