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水,遥遥驰,使君紫马黄金羁
出处:《思归引题王居敬总管宁轩》
明 · 张以宁
家在永宁中,宦游淮海上。
使君作居轩,坐必永宁向。
永宁汉时蠡吾国,日出城头太行色。
宅中三槐百尺强,曾是晋公亲手植。
淮海水,遥遥驰,使君紫马黄金羁。
群仙相追佩陆离,琼花璀璨东风枝。
江南虽乐非吾土,故国河山劳梦思。
思心日夜如春水,流入滹沱无尽时。
宁轩之名重桑梓,传子传孙孙复子。
独不见班超长望玉门关,千古英雄亦如此。
使君作居轩,坐必永宁向。
永宁汉时蠡吾国,日出城头太行色。
宅中三槐百尺强,曾是晋公亲手植。
淮海水,遥遥驰,使君紫马黄金羁。
群仙相追佩陆离,琼花璀璨东风枝。
江南虽乐非吾土,故国河山劳梦思。
思心日夜如春水,流入滹沱无尽时。
宁轩之名重桑梓,传子传孙孙复子。
独不见班超长望玉门关,千古英雄亦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思归引·题王居敬总管宁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永宁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仕途生涯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永宁的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如太行山的日出、宅中的三槐,展现了故乡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对使君乘坐紫马黄金羁的形象描绘,暗示了其显赫的地位,但又流露出对江南之外的淮海之地的疏离感。
诗人借用班超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抑制对家乡河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春水般滔滔不绝,流入远方的滹沱河。最后,诗以“宁轩之名重桑梓”结尾,强调了宁轩对于家族的深远影响,而“独不见班超长望玉门关”则以英雄班超的典故,再次强化了思乡的主题,展现出作者对英雄志士命运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也寓含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