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已衰犹爱客,著书初毕可藏山
出处:《秋夜出门观月》
宋 · 陆游
六十衰翁适得闲,一秋无事掩柴关。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饮酒已衰犹爱客,著书初毕可藏山。
此生终羡渔家乐,小艇常冲夕霭还。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饮酒已衰犹爱客,著书初毕可藏山。
此生终羡渔家乐,小艇常冲夕霭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六十:指年龄。衰翁:年老的人。
适得闲:恰好有闲暇。
雁来:大雁南飞。
惨淡:凄凉。
沙场:战场。
饮酒已衰:饮酒的兴趣减弱。
犹爱客:仍然喜欢接待客人。
著书初毕:刚刚写完书。
可藏山:足以藏于山林之中。
终羡:深深羡慕。
渔家乐:渔夫的悠闲生活。
翻译
一位六十岁的老翁终于有了闲暇时光,整个秋天无事,关门在家。大雁凄凉地飞过战场之外,明月在苍茫的云海上空升起。
尽管饮酒的兴致已不如前,但他仍然喜爱待客,刚完成的书稿可以藏于山中。
他一生都羡慕渔夫的自在生活,傍晚时分划着小船归来,被暮霭笼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出门观月》,描绘了一位六十岁的老翁在秋季宁静的夜晚,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他关闭柴门,远离尘世纷扰,静静地欣赏着自然景象。大雁凄凉地飞过沙场之外,月亮在苍茫的云海上空升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寂寥的氛围。
诗人虽然年事已高,饮酒的兴致并未减退,仍然喜爱与客人共饮。刚刚完成一本书稿,他感到满足,甚至希望将它埋藏于山林之中,寻求一种隐逸的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渔家生活的向往,羡慕那些能在傍晚时分驾着小艇,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自在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