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芍水灌馀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全文

芍水灌馀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

宋 · 金君卿
前贤立事岂徒然,惠政须教振古传。
芍水灌馀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
近闻令尹开新闸,不避风波上小船。
堤筑已完舆颂洽,去时民吏重留连。

拼音版原文

qiánxiánshìránhuìzhèngjiàozhènchuán

sháoshuǐguànsānwànqǐngchǔrénèrqiānnián

jìnwénlìngyǐnkāixīn{zuǒpiànyòuchā},fēngshàngxiǎochuán

zhùwánsòngqiàshímínzhòngliúlián

注释

前贤:指历史上有成就的人。
徒然:无意义,白费。
惠政:仁政,有利于人民的政策。
振古传:流传千古。
芍水:古代水利工程名,芍陂。
馀:剩余,此处指灌溉过的土地。
楚人:古代楚国的人民。
祠:祭祀。
令尹:古代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新闸:新建的水闸。
风波:比喻困难或风险。
小船:小型船只。
舆颂:众人歌颂,赞誉。
洽:和谐,融洽。
去时:离开的时候。
留连:舍不得离开。

翻译

前辈们创立功业岂会白白付出,好的政策必须让历史流传。
芍陂灌溉过的田地有三万多顷,楚地的人们祭祀它已有两千多年。
最近听说令尹新建了水闸,他不顾风浪危险乘船视察。
堤坝建成,百姓和官员都赞颂和谐,离去时人们依依不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金君卿的作品,题为《和介甫寄安丰张公仪之什》。诗中,作者赞扬了前贤们实施的有益于百姓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芍水灌溉的广阔田地,已有两千年的楚人祭祀以示敬意。诗人提及当地令尹(地方官员)的举措,他不畏艰辛,亲自督工开新闸,体现了对民生的关心。堤防工程完成后,受到民众和官吏的广泛赞誉,人们在张公仪离去时依依不舍,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赞美了官员的勤政爱民,以及其政策对地方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