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飕飕风乱吹,战场白骨暴沙泥
出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二》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芦荻飕飕风乱吹,战场白骨暴沙泥。
淮南兵后人烟绝,新鬼啾啾旧鬼啼。
淮南兵后人烟绝,新鬼啾啾旧鬼啼。
注释
芦荻:芦苇和荻草。飕飕:形容风声。
战场:战斗发生的地方。
白骨:尸骨。
暴:暴露。
沙泥:泥土。
淮南:古代地名,今安徽南部一带。
兵后:战争之后。
人烟绝:人烟稀少,荒凉。
新鬼:新死去的人。
啾啾:形容悲鸣声。
旧鬼:指过去的死者。
翻译
芦苇和荻草在风中摇曳,发出嗖嗖声,战场上白骨暴露在泥土中。淮南地区战后人迹罕至,新死者的哀号声与旧鬼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后果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残余的刻画,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哀伤。
"芦荻飕飕风乱吹,战场白骨暴沙泥。"
这里借用芦荻被风吹动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战后荒凉的景象,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战场白骨暴沙泥"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留下的惨烈景象,白骨象征着生命的消亡,沙泥则是战争毁坏自然环境的写照。
"淮南兵后人烟绝,新鬼啾啾旧鬼啼。"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战争带来的毁灭感。"淮南兵后人烟绝"表明战争过后,原本繁华的地方变得冷清无人,而"新鬼啾啾旧鬼啼"则通过对鬼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自然的悲凉和哀伤之情,新老鬼魂的啾啾啼声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留下的深重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刻画,以及对生命消亡与历史变迁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切哀伤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