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及庚午,诸仓惟栋梁
吾邦古壮县,驰望自宋唐。
胜国登使府,因之启上洋。
官曹虽日崇,阡陌仍故疆。
宋季已穷蹙,取民犹甚凉。
一坏贾绵州,再困朱管张。
浸淫到国初,乃至十倍强。
浮名累仁政,有识空叹伤。
宣祖痛裁损,经纶更文襄。
民力既以纾,赋入乃有常。
公家无阙事,帑廪有馀藏。
后来诸君子,率由如旧章。
至今乡父老,稽首周侍郎。
粤从近岁来,智者好纷更。
或云时世异,古法今难行。
或云广储积,典守为民殃。
墉坊一以决,狐鼠恣披壤。
但见私税增,不闻公廪穰。
己巳及庚午,诸仓惟栋梁。
苟能实蠲税,犹或幸小康。
功名掩慈惠,白纸栽青桑。
都将烟水区,指作禾黍场。
一字挂经费,年年理逋亡。
从此遂困弊,萧然类穷乡。
去夏复霖雨,湖田尽沧浪。
监司不肯奏,郡邑徒苍皇。
荒租二十万,积雪傅严霜。
君子清庙器,牛刀试新芒。
顾此凋瘵馀,宜尔劳运量。
立国自有本,为政自有纲。
不闻慈母子,饥寒啼路傍。
往迹既非远,后贤蔚相望。
区区闵人穷,寝食热衷肠。
愿见德化成,联飞入明光。
还将镂青管,浓墨书循良。
胜国登使府,因之启上洋。
官曹虽日崇,阡陌仍故疆。
宋季已穷蹙,取民犹甚凉。
一坏贾绵州,再困朱管张。
浸淫到国初,乃至十倍强。
浮名累仁政,有识空叹伤。
宣祖痛裁损,经纶更文襄。
民力既以纾,赋入乃有常。
公家无阙事,帑廪有馀藏。
后来诸君子,率由如旧章。
至今乡父老,稽首周侍郎。
粤从近岁来,智者好纷更。
或云时世异,古法今难行。
或云广储积,典守为民殃。
墉坊一以决,狐鼠恣披壤。
但见私税增,不闻公廪穰。
己巳及庚午,诸仓惟栋梁。
苟能实蠲税,犹或幸小康。
功名掩慈惠,白纸栽青桑。
都将烟水区,指作禾黍场。
一字挂经费,年年理逋亡。
从此遂困弊,萧然类穷乡。
去夏复霖雨,湖田尽沧浪。
监司不肯奏,郡邑徒苍皇。
荒租二十万,积雪傅严霜。
君子清庙器,牛刀试新芒。
顾此凋瘵馀,宜尔劳运量。
立国自有本,为政自有纲。
不闻慈母子,饥寒啼路傍。
往迹既非远,后贤蔚相望。
区区闵人穷,寝食热衷肠。
愿见德化成,联飞入明光。
还将镂青管,浓墨书循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诗《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描绘了乡村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诗中提及了宋代壮县的辉煌,以及官府对百姓的剥削,宋末至明初税收繁重导致民生凋敝。宣祖时期有所改革,减轻了人民负担,但后来又出现了纷繁的变革,导致私税增加,公粮匮乏。
诗人批评了当政者未能坚守仁政,将农田变为税田,财政陷入困境。他呼吁新尹能切实减免赋税,让百姓过上稍微宽裕的生活。然而,现实中的弊端仍然严重,连年的灾害和官僚的冷漠加剧了贫困。诗人以农夫的口吻,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德政的期盼,希望看到良好的治理能让人民安居乐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反映了明朝乡村的社会问题和诗人对于改善民生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