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幽寻缘避炎,远涉正当暑。
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
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
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
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
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
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的一次幽静寻访之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幽寻缘避炎,远涉正当暑”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目的,炎夏酷暑中寻求清凉之地。接着“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描绘了途中遇到的僧舍,午后的炊烟与倚树而立的悠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写出了朋友相聚在松下,交谈声与自然界的静谧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旅途的趣味与和谐。随后“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则将视野拉高,展现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色,以及登高远眺的开阔感。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人深思。接下来“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描绘了天气突变的情景,从晴朗到风雨交加,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描述了短暂的风雨过后,月亮在树林间时隐时现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最后“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净之地的喜爱与留恋,即使夜幕降临也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次夏日寻访之旅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