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经下邳城,试访留侯事全文

行经下邳城,试访留侯事

明 · 吴宽
行经下邳城,试访留侯事
遗迹今何存,临流漫相指。
侯也本韩人,天其畀刘氏。
奋击沙中锥,俯取圯下履。
举足直受之,匍匐更前跪。
欲为帝者师,宁被老人使。
嗟当嬴政时,虐燄到经史。
兵书尤所禁,搜索遍焚毁。
一编出袖中,依然先秦字。
乃知老人愚,远胜始皇智。
避世能全身,同时类黄绮。
维古多斯人,过客勿疑此。
行见沧海君,终从赤松子。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宽创作,名为《分题圯桥送张公实》。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张良(又称留侯)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其智慧与避世哲学的深刻思考。

首句“行经下邳城,试访留侯事”,诗人踏足历史的足迹,探访留侯张良在下邳城的遗迹,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接着,“遗迹今何存,临流漫相指”两句,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感叹遗迹难寻,只能凭水边的指引想象往昔的辉煌。

“侯也本韩人,天其畀刘氏”点明了张良的身份背景,他原本是韩国人,却因命运的安排,成为了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接下来的“奋击沙中锥,俯取圯下履”描绘了张良如何在逆境中展现非凡的智慧,通过接受老人扔下的鞋并恭敬地拾起,赢得了老人的认可,从而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欲为帝者师,宁被老人使”表达了张良渴望成为帝王的老师,而愿意接受老人的考验,显示了他的远见和勇气。紧接着,“嗟当嬴政时,虐焰到经史”则将视角转向秦始皇的时代,描述了秦朝的暴政,以及对书籍的焚毁,以此反衬张良的智慧与远见。

“一编出袖中,依然先秦字”描绘了张良在秦始皇焚书之后,仍能从袖中取出先秦的书籍,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最后,“乃知老人愚,远胜始皇智。避世能全身,同时类黄绮。维古多斯人,过客勿疑此。行见沧海君,终从赤松子”则是诗人对张良智慧与避世哲学的赞叹,认为他的智慧远超秦始皇,能够避世保全自身,与黄绮等隐士相似,是古代难得的智者。诗人希望后人也能像张良一样,保持智慧与谦逊,最终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张良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智慧、避世哲学以及个人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