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少年翰墨场,自姹穿杨箭全文

少年翰墨场,自姹穿杨箭

出处:《次韵酬邓天启
宋 · 陈渊
少年翰墨场,自姹穿杨箭
谁论第一功,不数曹参战。
圣门窥管豹,一斑时许见。
弃捐忧患中,更欲资陶鍊。
两邓富文采,端可同席砚。
投璧或未知,贾石谁敢衒。
小栟诗益奇,出语人所羡。
过门遗新篇,无乃思与狷。
我怀古作者,临文频抚卷。
孰能扫千人,期君当八面。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次韵酬邓天启》。诗中以“少年翰墨场”开篇,描绘了年轻才子在文墨之林中的英姿,如同箭矢穿杨般技艺高超。接着,诗人通过“圣门窥管豹,一斑时许见”表达了对才华的深刻理解,即使是一瞥也足以领略其非凡之处。

“弃捐忧患中,更欲资陶鍊”则暗示了才华在逆境中的磨砺和成长,强调了经历风雨后的宝贵价值。接下来,“两邓富文采,端可同席砚”是对友人的赞誉,将他们比作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共同承载着文采飞扬的篇章。

“投璧或未知,贾石谁敢衒”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或夸耀的反思,强调了真正的才华不应被轻易忽视或夸大。最后,“小栟诗益奇,出语人所羡”赞美了友人诗歌的独特与出众,让人赞叹不已。

“过门遗新篇,无乃思与狷”则描绘了友人赠诗的情景,表达了对对方作品的珍视和期待。而“我怀古作者,临文频抚卷”则是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怀念,以及面对作品时的感慨。

“孰能扫千人,期君当八面”则寄寓了对友人才华的期待,希望他能在众多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仰望的对象。整首诗通过对才华、友谊、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文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