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
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
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
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
弦绝犹依轸,叶落才下枝。
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春兰日应好,折花望远道”勾勒出春日里美丽的景色与内心深处的遥寄之情。春天万物复苏,兰花盛开,是一种生机勃勃的象征,而诗人却在这美好的时节中感受到孤独和寂寞,不禁折下一枝花来,望向远方,那份思念之情,如同春日里绽放的兰花一般鲜明而深刻。
接着“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则展现了秋夜的漫长与孤寂。秋天夜晚特别漫长,加上独自一人,诗人只能紧拥着枕头,面对那片空旷的床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思念。
“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中的“促节”通常指的是乐器演奏时急促的节奏,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只有风声穿过台下,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言的告别之情。
“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之日的渴望。这里的“歌筵”是宴席上的乐器,“团扇”则是一种用来扇凉的工具。在热闹的宴会中,人们手持扇子,掩藏着脸庞,这不仅是为了遮羞,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无奈期待。诗人在此问自己,何时才能与远方的人重逢?
“弦绝犹依轸,叶落才下枝”描绘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弦绝”指的是琴弦断裂,无法再奏出旋律,这里比喻着已然中断的情缘。而“叶落才下枝”则形容了树叶即将飘落,但还未完全离开树枝,象征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最后,“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在这个时候,即便是说到了分别,但在诗人的心中,那份离别之痛尚未真正开始,或许是因为那份思念太深,离别的实感还未能完全体会。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的诗作。通过春日的美景、秋夜的寂寞、宴席的渴望、物是人的凄凉以及离别的挣扎,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离愁满目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