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芜城作,斜阳闻暮蝉
出处:《行诣扬州寿宁寺》
宋 · 刘敞
隋宫老荆棘,淮地阻山川。
天子周王狩,诸侯楚社迁。
宿军江水上,休甲古城边。
清跸乃过此,高台亦宛然。
殿空生影响,画古剥丹玄。
缺甃惊跳鲋,遗碑失纪年。
废兴真可感,耆旧每多传。
一咏芜城作,斜阳闻暮蝉。
天子周王狩,诸侯楚社迁。
宿军江水上,休甲古城边。
清跸乃过此,高台亦宛然。
殿空生影响,画古剥丹玄。
缺甃惊跳鲋,遗碑失纪年。
废兴真可感,耆旧每多传。
一咏芜城作,斜阳闻暮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诗人刘敞在扬州寿宁寺行进时,目睹了隋宫遗址的荒凉景象,通过“老荆棘”、“阻山川”等词句,形象地展现了隋宫的衰败与荒凉。接着,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周王狩猎、诸侯迁徙,以及隋宫的兴衰更替,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宿军江水上,休甲古城边”,描述了军队驻扎江边,士兵休整的情景,暗示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而“清跸乃过此,高台亦宛然”则表现了帝王巡幸的场景,对比之下,高台虽依旧存在,但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殿空生影响,画古剥丹玄”描绘了宫殿的破败景象,壁画褪色,宫殿空无一人,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缺甃惊跳鲋,遗碑失纪年”进一步强调了遗址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残破的砖瓦和失去年代记载的石碑,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
最后,“废兴真可感,耆旧每多传”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废墟与兴盛的对比,让人心生感慨。而“一咏芜城作,斜阳闻暮蝉”则以景结情,通过咏叹芜城(即荒废的城市)的景象,以及夕阳下蝉鸣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宏大主题巧妙融合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隋宫遗址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