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波霓裳一色明,照见愁眉双目睛
出处:《徐济伯画白鹰歌》
明 · 李之世
徐郎写白鹰,肃肃毛欲动。
铁爪盘挐大石间,其下冲波万丈涌。
素波霓裳一色明,照见愁眉双目睛。
长天远浦云飞断,老树一枝纵复横。
徐郎真好手,胸中别作禽兽囿。
摩挲落笔分翅翎,烂熳临池开花柳。
曾扫上林春曙图,骨相形神色色殊。
信手招云雾,决眦入毫铢。
扶桑半映万林西,孤凤初鸣百鸟啼。
菰蒲菡萏汎汎出,荆棘橐梨隐隐栖。
此鹰一出众禽避,半空袅袅流云气。
垂头一叫众鸟号,奔涛破山风动地。
顿觉四壁间,滴沥水花起。
阳侯入户鲛人笑,松窗漂入风湍里。
水声嘈嘈下碧滩,回看却在几席间。
莫是天河决,将无地轴翻。
吾闻鹰是搏击鸟,此鹰此画得其妙。
当日临风刷羽翰,一举万里绝云峤。
即今孤崖栖,侧目江天渺。
吁嗟夫威鸟文鹓世所稀,鸱鸮乱啅稻梁肥。
深山大泽吾能到,尽斩蓬麻任尔飞。
铁爪盘挐大石间,其下冲波万丈涌。
素波霓裳一色明,照见愁眉双目睛。
长天远浦云飞断,老树一枝纵复横。
徐郎真好手,胸中别作禽兽囿。
摩挲落笔分翅翎,烂熳临池开花柳。
曾扫上林春曙图,骨相形神色色殊。
信手招云雾,决眦入毫铢。
扶桑半映万林西,孤凤初鸣百鸟啼。
菰蒲菡萏汎汎出,荆棘橐梨隐隐栖。
此鹰一出众禽避,半空袅袅流云气。
垂头一叫众鸟号,奔涛破山风动地。
顿觉四壁间,滴沥水花起。
阳侯入户鲛人笑,松窗漂入风湍里。
水声嘈嘈下碧滩,回看却在几席间。
莫是天河决,将无地轴翻。
吾闻鹰是搏击鸟,此鹰此画得其妙。
当日临风刷羽翰,一举万里绝云峤。
即今孤崖栖,侧目江天渺。
吁嗟夫威鸟文鹓世所稀,鸱鸮乱啅稻梁肥。
深山大泽吾能到,尽斩蓬麻任尔飞。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名为《徐济伯画白鹰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画家徐济伯笔下白鹰的生动形象与精神风貌。
诗中开篇“徐郎写白鹰,肃肃毛欲动”,以“肃肃”二字描绘出白鹰羽毛的质感和动感,仿佛即将振翅飞翔。接着,“铁爪盘挐大石间,其下冲波万丈涌”,通过白鹰抓石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力量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感。随后,“素波霓裳一色明,照见愁眉双目睛”,以“素波霓裳”比喻水面,与白鹰的眼睛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白鹰的灵动与智慧。
“长天远浦云飞断,老树一枝纵复横”,描绘了广阔的天空与静谧的树林,为白鹰提供了壮丽的背景。接下来,“徐郎真好手,胸中别作禽兽囿”,赞美了画家的技艺高超,仿佛在心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动物世界。
“摩挲落笔分翅翎,烂熳临池开花柳”,进一步展示了画家对细节的把握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曾扫上林春曙图,骨相形神色色殊”,诗人表达了对画家作品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认为其作品不仅形似,更神韵兼备。
“信手招云雾,决眦入毫铢”,形容画家技艺之精湛,能够捕捉到云雾的细微变化,以及深入观察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最后,“扶桑半映万林西,孤凤初鸣百鸟啼”,以日出东方、群鸟应和的景象,象征着白鹰的孤独与自由,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白鹰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生命之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