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似人间古钟磬,从来文饰到今朝全文

不似人间古钟磬,从来文饰到今朝

宋 · 王安石
风来风去岂尝要,随分铿锵与寂寥。
不似人间古钟磬,从来文饰到今朝

注释

风来风去:形容风的自由自在,无常。
岂尝要:何曾需要。
随分:顺应,随着。
铿锵:声音响亮有力。
寂寥:寂静无声。
不似:不像。
人间:人世间。
古钟磬:古代的钟和磬,象征古老的器物。
文饰:装饰或修饰。
今朝:现在,当今。

翻译

风儿来了又去,何曾需要它的陪伴?
它顺应自然,无论喧闹还是寂静都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六)》。诗中通过对比古今之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真挚声音的赞美,以及对人间过分装饰事物的批评。

首句“风来风去岂尝要”,意指风自自然而来,不受外界干扰,无需刻意追求。这句话传递出一种顺其自然、不加雕琢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随分铿锵与寂寥”,则描绘了风声与自然界其他声音和谐共存,既有响亮的铿锵之音,也有平静的寂寥之感。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

第三句“不似人间古钟磬”,通过对比古代的人造乐器与自然声音的差异,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工装饰过度的批评。古钟磬虽美,但已经被人类赋予了太多的文化意义和修饰。

最后一句“从来文饰到今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装饰、修饰自古至今一直存在,暗含着对现代社会过分追求物质华丽的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于自然美与人造美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通过这短短四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真挚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