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全文

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

出处:《感怀十七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九月悲风始,边土何惨慄。
积雪齐高城,惊沙蔽寒日。
斧冰持饮马,凿地求鼠实。
月盛角弓强,三军夜恒出。
合战阴山下,矢尽归途失。
手斩郅支头,献俘凤凰阙。
阙庭侍从士,卧起佳人侧。
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
十年为汉将,甲胄行虮虱。
一语不相能,投身对刀笔。

鉴赏

这首诗《感怀十七首(其六)》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边疆的艰苦生活与战争场景,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以及宫廷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九月悲风始,边土何惨慄”开篇即渲染了九月开始的凄凉景象,边疆之地寒冷刺骨,暗示了战争的严酷环境。接着,“积雪齐高城,惊沙蔽寒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恶劣天气,积雪覆盖高城,狂风卷起的沙尘遮蔽了寒冷的日光,营造出一片荒凉与危险的氛围。

“斧冰持饮马,凿地求鼠实”两句描述了边疆士兵的生活条件之艰苦,他们不得不在冰冻的河面上取冰给马饮用,甚至在地下挖掘寻找老鼠以充饥,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环境下物资匮乏的现实。

“月盛角弓强,三军夜恒出”则揭示了边疆军队的备战状态,即使是在月圆之夜,士兵们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出击,体现了战争的紧张与紧迫。

“合战阴山下,矢尽归途失”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士兵们在阴山脚下展开厮杀,箭矢耗尽后,归途变得迷茫,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

“手斩郅支头,献俘凤凰阙”两句赞扬了英勇的战士们,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还亲手斩下敌首,将俘虏献给朝廷,展现了忠诚与勇敢的精神。

“阙庭侍从士,卧起佳人侧”对比了宫廷与前线的截然不同,宫廷中的侍从士们享受着安逸的生活,而前线的士兵却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反映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

“日晏下朝归,酌酒弹鸣瑟”描绘了宫廷中悠闲的生活场景,大臣们在结束朝会后,饮酒作乐,弹奏音乐,与前线的艰苦形成鲜明对比。

“十年为汉将,甲胄行虮虱”表达了对长期征战的将领们的敬意,他们十年如一日地为国家守卫边疆,身着铠甲,却饱受虱子的困扰,体现了战争的艰辛与牺牲。

最后,“一语不相能,投身对刀笔”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宫廷中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不理解前线真实情况的文官,他们的话语无法与前线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形象地揭示了官僚体系与实际需要之间的脱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将士的英勇与牺牲、宫廷生活的安逸与前线的艰苦,以及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