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扰龙性,玄解忘鱼筌
宋 · 苏籀
程苏中兴什,同庵有后前。
前朝沙门首,辨净超卓然。
耆宿失闻聪,饫参馀小全。
龙泓风篁巘,荏苒二十年。
缁俦几换易,岩崿岂变迁。
亭亭百岁杉,泠泠九渊泉。
梵音扰龙性,玄解忘鱼筌。
有客辇瑰诡,无情施缯钱。
佛法伫隆兴,般若须人传。
更令观刹丽,但俾子孙贤。
三空正觉路,一喻实相圆。
不替人天师,重新演教禅。
前朝沙门首,辨净超卓然。
耆宿失闻聪,饫参馀小全。
龙泓风篁巘,荏苒二十年。
缁俦几换易,岩崿岂变迁。
亭亭百岁杉,泠泠九渊泉。
梵音扰龙性,玄解忘鱼筌。
有客辇瑰诡,无情施缯钱。
佛法伫隆兴,般若须人传。
更令观刹丽,但俾子孙贤。
三空正觉路,一喻实相圆。
不替人天师,重新演教禅。
注释
程苏:诗人名。中兴:国家或文化复兴。
同庵:同一座庵院。
沙门:佛教僧侣。
耆宿:年长的前辈。
龙泓:龙潭、清澈的水池。
般若:智慧。
观刹丽:观赏佛寺的美丽。
人天师:具有人间和天界双重威望的导师。
翻译
程苏中兴的诗篇,同庵前后相连。前任僧侣为先驱,辨析纯净超群出众。
年长的高僧听力衰退,仍能参与少许修行。
龙池风竹山峦间,时光荏苒已二十年。
僧侣更换频繁,山岩风貌依旧未改。
百年古杉挺立,九泉清泉泠泠作响。
梵音扰乱龙之本性,深奥理解忘却了捕鱼之法。
有访客带来奇异礼物,无情感只施舍钱财。
佛法期待复兴,智慧需有人传承。
让信徒欣赏佛寺之美,但愿子孙贤德。
三空之路通向正觉,一个比喻揭示真谛。
不愧为人天导师,重振教诲与禅修。
鉴赏
这首宋诗是苏籀对程公和程苏中兴什的回应,以寄赠的形式表达对僧人全示的敬意以及对佛法传承的关注。诗人首先赞扬全示在前朝僧侣中的卓越地位,他的智慧超群,即使年事已高,仍保持修行的精进。全示曾游历龙泓风篁之境,时间流逝,僧侣更换,但山岩景色依旧。
诗人提到百岁杉和九渊泉,象征着全示的修行深厚和佛法的永恒。他批评世俗之人对佛法的理解过于浅薄,有的追求奇诡之事,有的只看重财物。他希望佛法能重振辉煌,智慧得以传承,寺庙之美能吸引世人,而最重要的,是教育子孙后代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理解佛法的真谛。
最后,诗人强调自己作为“人天师”的责任,将继续传播教禅,使佛法不衰。整首诗寓含对僧人的敬仰,对佛法的坚守,以及对后世的期望,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