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
出处:《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
明 · 邓云霄
越山高,越水长,越天万里吞南荒。
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
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
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
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
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
灏气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临安城。
临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
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
龙飞凤舞古记之,片毡携去休攒眉。
勿论桃李待时雨,喜得烟景迎新诗。
君来已贵长安纸,君去佳名满人耳。
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
君不见马融帐,非虚设,郑虔妙技称三绝。
丈夫垂名动万年,此心肯向傍人说。
青袍黄绶且夷犹,白雪阳春若与俦。
知君双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
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
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
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
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
灏气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临安城。
临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
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
龙飞凤舞古记之,片毡携去休攒眉。
勿论桃李待时雨,喜得烟景迎新诗。
君来已贵长安纸,君去佳名满人耳。
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
君不见马融帐,非虚设,郑虔妙技称三绝。
丈夫垂名动万年,此心肯向傍人说。
青袍黄绶且夷犹,白雪阳春若与俦。
知君双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鉴赏
这首《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以天目山为背景,描绘了山川壮丽、历史厚重的景象,并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中开篇“越山高,越水长”,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天目山的雄伟壮观,接着“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描绘了山峰耸立、日月高悬的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灵性。随后,“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则将读者带入了远古的历史时空,感受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
“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色。接下来,“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描绘了山洞中的奇异景象,充满了神秘色彩。而“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的神迹。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两句,将历史的痕迹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积淀。最后,“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描绘了山峰倒映在水中的美景,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惬意与舒适。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天目山的壮丽风光,也表达了对友人李伯远即将前往临安学博的祝福与期待。诗中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