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
出处:《过琴斋》
宋 · 董嗣杲
乘閒过琴斋,作意登漪岚。
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
阑干压池芳,渌净拖柔蓝。
行人冒游尘,名利多沉酣。
尽倾沧江水,莫洗浊世贪。
出群赵家玉,吏此长子男。
台府严且明,举动百不堪。
临流自照心,谋饱无肥甘。
景物固尔佳,何暇同清谈。
买舟过柴桑,东归面无惭。
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
阑干压池芳,渌净拖柔蓝。
行人冒游尘,名利多沉酣。
尽倾沧江水,莫洗浊世贪。
出群赵家玉,吏此长子男。
台府严且明,举动百不堪。
临流自照心,谋饱无肥甘。
景物固尔佳,何暇同清谈。
买舟过柴桑,东归面无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过琴斋》,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游览琴斋的所见所感。首句“乘閒过琴斋”点明了诗人悠闲的心情和访友的目的地。接下来,“作意登漪岚”表达了诗人有意欣赏周围的山水景色,漪岚可能是指山色。
诗中提到的“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对比之美,湖水宁静,山峰峻峭,形成鲜明的画面。诗人又以“阑干压池芳,渌净拖柔蓝”描绘了池边栏杆与水面的倒影,以及湖水的清澈和天空的蔚蓝,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
然而,诗人观察到“行人冒游尘,名利多沉酣”,感叹世人忙于追求名利而忽略了眼前的美景。他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超脱态度,“尽倾沧江水,莫洗浊世贪”,希望能用江水洗涤世俗的贪婪。
诗人自比为“出群赵家玉,吏此长子男”,暗示自己洁身自好,不同于世俗官场的污浊。他对官府的严格和清明表示敬意,但个人选择“谋饱无肥甘”,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最后,他感慨“景物固尔佳,何暇同清谈”,美景当前,却无暇与人清谈,只能独自离去,带着“买舟过柴桑,东归面无惭”的坦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琴斋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清高人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