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出处:《奉和御制读唐书 其三》
宋 · 夏竦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注释
贤哉:赞美之词,表示段忠烈非常贤能。振迹:显扬事迹,指段忠烈的行动和成就。
邠宁:地名,这里指段忠烈起家的地方。
刚毅:坚定而果断,形容段忠烈的性格。
废典刑:废弃法律和刑罚,表示段忠烈重视法治。
英规:卓越的规划或策略。
乐石:可能指功绩或纪念物,代指段忠烈的成就。
密议:秘密讨论或策划。
艰危:艰难危险的处境。
岂易形:怎能轻易显现,强调段忠烈在困难中的坚韧不易。
翻译
多么贤明的段忠烈,他的事迹从邠宁开始显现。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刚毅,从未废弃过法律和刑罚。
他的杰出规划如同贯穿古今的准则,乐石这样的丰功伟绩难以刻写铭记。
起初的密谋似乎被采纳,然而面对艰难险境,他的决心和付出又怎能轻易显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三)》中的一节。诗人在这里赞扬了唐朝的忠臣段忠烈,他起于邠宁之地,行事果断,充满刚毅精神,始终坚持法律制度。他的英明策略源远流长,但其功绩可能难以用乐石这样的物质来衡量。诗中提到段忠烈起初的计划看似被采纳,但在艰难险恶的形势下,他的付出和成就并未轻易显现出来。整体上,夏竦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段忠烈深沉而低调的敬仰,以及对其在复杂时局中坚守原则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