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阑风淅沥,云谷树苍茫
出处:《西庵耕叟为姚观海赋》
明 · 邓雅
南徼风尘久,西庵日月长。
健儿从战伐,垂老事耕桑。
蔓草勤须剪,松醪渴易尝。
把书晴护麦,看雨暮移床。
翠竹连蔬圃,寒泉带柳塘。
石阑风淅沥,云谷树苍茫。
牛犊侵晨牧,豺狼入夜防。
烟霞成痼癖,神物致休祥。
庞老身无恙,陶潜兴不忘。
蒲葵添散逸,筇竹任徜徉。
了事输租税,无忧足稻粱。
文寻高士传,诗咏甫田章。
既识浮生理,须求不老方。
勖哉加饮膳,击壤待时康。
健儿从战伐,垂老事耕桑。
蔓草勤须剪,松醪渴易尝。
把书晴护麦,看雨暮移床。
翠竹连蔬圃,寒泉带柳塘。
石阑风淅沥,云谷树苍茫。
牛犊侵晨牧,豺狼入夜防。
烟霞成痼癖,神物致休祥。
庞老身无恙,陶潜兴不忘。
蒲葵添散逸,筇竹任徜徉。
了事输租税,无忧足稻粱。
文寻高士传,诗咏甫田章。
既识浮生理,须求不老方。
勖哉加饮膳,击壤待时康。
鉴赏
这首明代邓雅的《西庵耕叟为姚观海赋》描绘了一位在南方边陲经历战乱后,选择归隐田园的老者形象。诗中通过细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耕种的辛勤与乐趣,如剪除蔓草、品尝松酿、晴天护麦、雨后移床。诗人赞美了老者的田园生活,既有自然环境的优美(翠竹、蔬圃、寒泉、柳塘),也有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无豺狼之患,烟霞相伴)。他以古代贤人自比,如庞老、陶潜,过着闲适散淡的生活,读书作诗,无虑稻粱。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浮生若梦的理解,追求的是不老的内心境界。结尾处表达了对盛世安康的期盼,以及对友人的勉励,希望他们能享受这样的田园生活,安度晚年。整体上,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