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全文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宋 · 苏轼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
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注释

流落:漂泊。
麦吐芒:麦子抽穗。
东风:春风。
泫露:露水滴落。
春泥:春天的泥土。
剡剡:形容稻谷细长。
万里:极远的地方。
喜欲狂:欢喜到极点。
僧舍:寺庙中的住所。
霏霏:雪花纷飞。
云子:形容米粒洁白。
膏肓:比喻病情严重或对某事物极其喜爱。

翻译

我在异乡漂泊了两年,今早欣喜地看到麦子吐出了芒。
东风吹动水面,泛起绿色波纹,初升的太阳洒下露珠,让稻谷显得娇嫩金黄。
春天的泥泞已经没过膝盖,秋天的稻谷开始插秧。
谁能说在万里之外没有朋友?见到这美景,我欣喜若狂。
三座山峰环绕着小小的僧舍,一条溪流穿过松林带来清凉。
我要利用水流驱动石臼和磨坊,还要根据地势加固堤防。
看着飘落的雪花,期待丰收的面粉,听到远处的鼓声,那是舂米的声音。
品尝那如云子般洁白的米粒,裂开后散发出琼脂般的香气。
这不仅是古老的美食,更是来自自然的甘甜。
写完这首诗,我笑得前仰后合,读书人谈论食物真是深入骨髓的热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画面。开篇二句,“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欣赏之情,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蛙声、鱼跃和麦子的生长),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接着,“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两句,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东风轻拂,水波荡漾,草木更显得生机勃勃;而“初日泫露酣娇黄”,则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初照时温暖而柔和的光线。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两句,继续渲染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春天的泥土湿润,秋天的谷地开始出现割过的稻秧,展示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细腻观察。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番景致时的心情。这里的“二美”,可能是指自然界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它们让诗人的心情达到了一种愉悦而又激动的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则是对居所环境的描绘,诗人希望利用自然条件,如水流之力,来改善生活环境,比如用水力来驱动磨坊,以便于生产生活。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两句,继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雪花纷飞,仿佛在清洁世界的背景上展现出一种柔和的画面;而“隐隐叠鼓”,则是对远处传来的鼓声进行描写,这些声音与生活节奏相呼应。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两句,则是在赞美食物之美。诗人用“散流一啜云子白”,来形容食物的色泽和质地;而“炊裂十字琼肌香”,则是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美味所作的描绘。

最后,“岂惟牢丸荐古味, 要使真一流天浆”两句,是在强调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诗人通过饮食享受来寻找一种古朴、纯粹的生活情趣,并且希望这份美好能够如同天降甘露一般,流传久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