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出处:《会平江两倅六邑宰》
宋 · 王遂
守令张官本为民,恫■无异切吾身。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
注释
守令:地方长官。为民:为百姓服务。
恫■:忧虑。
吾身:自身。
朱邑:古代的好官,以廉洁著称。
黄堂:古代县级官署。
信臣:忠诚的下属。
田里:乡村。
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闾阎:乡间邻里。
嚬呻:悲叹,疾苦之声。
共举:一起举杯。
点点春:家家户户的春意。
翻译
地方官员本来就是为百姓服务,忧虑民生就如同切身之痛。只要能让六个县都像朱邑那样治理得好,何必一定要在官署内有忠贞的下属。
乡村中应大力弘扬孝悌之道,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避免疾苦之声。
让我们一起举杯,这杯酒能化作家家户户的春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待百姓的理念和期望。开篇即强调守令张官本应以民为本,恫(教诲)无异切身之痛,表明他深知民间疾苦,并将其视作己身所感受到的痛楚。这位官员不仅关注民众的安危,更希望六县皆能得到良好的治理,与黄堂信臣相比,他更重视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诗中的“但令六县皆朱邑”即是这种愿望的体现,朱邑象征着安定和富饶。
接着,诗人提出田里要须兴孝弟,即在农村推广孝悌之德,以此为根本,来维持社会秩序。闾阎谨勿致嚬呻,则是希望乡邻之间能和睦相处,不发生争执。
最后两句“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则转向对饮酒的描写,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同僚或朋友。通过共同举杯畅饮,化解了人间的烦恼,就像春天中细雨滋润大地一样,使万物复苏。这既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以及作为官员,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个人功利、追求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