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誇拙速
出处:《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
宋 · 家铉翁
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誇拙速。
中年收敛归法度,不能为颜仅为谷。
晚岁颇为忧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
要之作字非所长,空腔仅存十年读。
有客来从析津头,翰墨多藏玉韫椟。
从我乞书戏我耳,为君小试知君蹙。
长笺净练雪不如,墙角鼠芒嗟已秃。
此邦椽笔广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
中年收敛归法度,不能为颜仅为谷。
晚岁颇为忧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
要之作字非所长,空腔仅存十年读。
有客来从析津头,翰墨多藏玉韫椟。
从我乞书戏我耳,为君小试知君蹙。
长笺净练雪不如,墙角鼠芒嗟已秃。
此邦椽笔广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振臂:挥动手臂表示决心。
誇拙速:夸赞自己写字速度快。
收敛:约束。
法度:规则。
颜仅为谷:不再追求表面的赞誉,只求温饱。
晚岁:晚年。
弱腕:无力的手腕。
逐:追逐,困扰。
作字:写字。
非所长:不是擅长的事。
空腔:空闲的时间。
析津头:地名,可能指访客的来处。
翰墨:书法和墨宝。
玉韫椟:比喻珍贵的藏书。
乞书:索要字迹。
戏我耳:开玩笑。
蹙:皱眉,紧张。
长笺:长信纸。
净练:洁白。
鼠芒:鼠毫。
嗟已秃:感叹已经磨损。
此邦:这里。
椽笔:大师级的笔。
广文翁:学识渊博的人。
寒汀:寒冷的水边。
野鹜:罕见的字迹。
翻译
少年意气昂扬步入书房,短暂光阴虚度夸写得快。到了中年收束心性遵循规矩,不再追求颜悦己,只为温饱度日。
晚年饱受忧虑困扰,无力抵挡世事纷扰。
写字并非我的专长,只剩十年读书的记忆留存。
有访客从析津而来,藏书丰富如玉藏于柜中。
他向我要字玩笑一番,让我略展技艺看他是否紧张。
长长的信纸洁白如雪,却比不上墙角鼠毫的锐利,现已磨损。
这里的大师众多,何必再去寒冷水边求取野鸭般的稀罕字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题为《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自己书法技艺的成长和变化。年轻时,他豪情满怀,写字迅速但技巧不精,自嘲为“拙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需要收敛,不再追求速度,而是追求书法的规矩和法度,将自己比作颜真卿那样的楷模,专注于基础功底。
进入中年后,诗人面对生活的忧虑和困顿,手腕力量减弱,难以驾驭繁复的事务,书法也变得更为简单。他承认自己的专长并非书法,而是在于读书积累的知识。当朋友赵提举请求他写字时,他以自己技艺不佳为由婉言拒绝,并开玩笑说即使赠予,也只是如同藏在柜中的美玉未展其华。
最后,诗人以书法比喻自己的境况,表示自己的字迹虽不如洁白的素纸或雪,甚至笔尖已秃,但仍不愿像寒汀上的野鸭般被人随意索求。整首诗通过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重和对自己技艺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