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
出处:《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唐 · 李适
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
繁林已坠叶,寒菊仍舒荣。
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
池台列广宴,丝竹传新声。
至乐非外奖,浃欢同中诚。
庶敦朝野意,永使风化清。
繁林已坠叶,寒菊仍舒荣。
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
池台列广宴,丝竹传新声。
至乐非外奖,浃欢同中诚。
庶敦朝野意,永使风化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霁:雨后转晴。肃:凝重。
天高:天空高远。
云日:阳光。
繁林:茂密的树林。
舒荣:盛开。
懿:美好。
追赏:追忆欣赏。
池台:园林。
广宴:盛大宴会。
丝竹:音乐和乐器。
新声:新曲。
至乐:最大的快乐。
浃欢:深深的喜悦。
庶:期望。
敦:增进。
朝野:朝廷与民间。
风化:社会风气。
翻译
雨后的霜气显得格外凝重,天空高远,阳光明媚。密林中的叶子已经纷纷落下,而寒冷的菊花依然盛开。
在这个美好的秋天时节,我们更增添追忆和欣赏的心情。
园林中举办盛大的宴会,音乐和丝竹之声传来新的旋律。
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界的赞誉,而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真诚。
我们期望以此增进朝廷与民间的情感,永远保持社会风气的清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和一场宴会的情趣。开篇“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写出了秋季晴朗的天气,既有干净的感觉,也透露出一种庄重的氛围。“繁林已坠叶,寒菊仍舒荣”则是对秋景的具体描绘,树叶已经落尽,而冷冽的菊花依然盛开,表现出自然界在秋天依旧有生命力的美丽。
接着,“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时光的赞美和珍惜之情。宴会的情景通过“池台列广宴,丝竹传新声”展现出来,人们在宽敞的池塘台榭间举行宴会,伴随着悦耳的丝竹音乐,营造出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
诗人强调“至乐非外奖,浃欢同中诚”表明这种快乐不是来自外界的奖赏,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挚喜悦。最后,“庶敦朝野意,永使风化清”则是在希望这场宴会所体现出的和谐与正直之气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使得风俗习惯变得纯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宴会欢乐的情趣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内心真挚喜悦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影响社会风气,使之变得更加纯洁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