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山鬼忽悲啸,铁面御史君其羞
狂图祇与蝥蛛靡,至今恨骨埋秦关。
又不见豫让义所激,漆身吞炭人不识。
劘躯止酬一己恩,三刜襄衣竟何益。
超今冠古无与俦,堂堂义烈王青州。
午年辰月丁丑夜,汉允策秘通神谋。
春坊代作鲁两观,卯魄已褫曾夷犹。
袖中金锤斩马剑,谈笑馘取奸臣头。
九重天子为动色,万命拔出颠崖幽。
陂陀燕血济时雨,一洗六合妖氛收。
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鸿毛輶。
我知精诚耿不灭,白虹贯日霜横秋。
潮头不作子胥怒,地下当与龙逢游。
长歌落笔增慨慷,觉我发竖寒飕飕。
灯前山鬼忽悲啸,铁面御史君其羞。
鉴赏
这首《义侠行》由元代诗人王恽创作,通过历史典故和虚构情节,展现了对古代侠义精神的颂扬与赞美。
诗开篇以“君不见”引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荆轲刺秦王,慷慨赴难,虽未成功,却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绝唱;二是豫让为报主恩,不惜自残,最终未能改变命运。这两段故事对比鲜明,前者是壮志未酬的英雄,后者是执着于个人恩怨的刺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真正侠义精神的向往与推崇。
接着,诗人提到“超今冠古无与俦”,赞扬了那些超越时代的英雄,他们的义举如同“堂堂义烈王青州”,令人敬仰。随后,诗人通过“午年辰月丁丑夜”这一具体时间点,描绘了汉允(即汉光武帝刘秀)秘密策划的智谋,以及他如何在关键时刻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如“春坊代作鲁两观,卯魄已褫曾夷犹”,形象地展示了汉允的机智与决断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位英雄手持金锤斩马剑,轻松斩杀奸臣,拯救了国家,这一场景充满了力量与正义感。“九重天子为动色,万命拔出颠崖幽”,表现了这位英雄行为对皇帝和百姓的影响之深远。最后,诗人以“陂陀燕血济时雨,一洗六合妖氛收”总结,意指英雄的行为如同及时雨,洗净了世间的邪恶与污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侠义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诗人不仅赞扬了这些英雄的勇气与智慧,更强调了他们行为背后的道德力量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通过“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鸿毛輶”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真正英雄的崇高敬意,认为他们即使面对死亡,也能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结尾部分,诗人以“白虹贯日霜横秋”象征英雄的精神永存,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如同白虹般照亮黑暗,给予人们希望与勇气。最后,诗人以“潮头不作子胥怒,地下当与龙逢游”表达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希望他们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应有的尊重与陪伴。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侠义精神的深刻感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