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出处:《圃景大吟呈伯氏》
宋 · 胡宏
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侵晨:清晨。杖策:手杖。
太始:万物初始。
山钟:山中寺庙的钟声。
庙鼓:庙宇的鼓声。
樵夫:砍柴的人。
渔子:捕鱼的人。
物理:事物的规律。
天工:自然之力。
泰否:顺利与困厄。
生生:不断生长。
翻译
清晨穿着青鞋戴着黄帽起身,手执拐杖慢慢行走聆听流水声。云轻月色渐明,竹林中清风拂过,仿佛万物初生。
山中的钟声断断续续,催促着天边破晓,庙宇的鼓声连连震动众人的耳朵。
东山上的青树映照着朝霞,西岭的红楼隐没在袅袅烟雾中。
樵夫扛着斧头清晨出门,渔夫提着鱼儿中午赶往集市。
静静看着路上忙碌的人们,独自坐在小亭中感受秋天的寂寥。
已知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却见自然之力永恒不息。
胸中饱含天地广阔,世间荣辱都视为平常。
悠闲地种植,享受其中的乐趣,春天的气息生生不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生活的画卷。诗人穿着青鞋黄帽,手持竹杖,漫步在山间,聆听流水潺潺,享受着云淡月明、竹林清风的宁静。山中的寺庙钟声和庙鼓声交织,唤醒了新的一天,远处山色与朱楼相映,增添了几分色彩。
诗人观察到樵夫和渔夫各自忙碌的生活,人们为生计奔波,而他独自坐在小亭,感受着世事变迁和自然界的永恒生机。他领悟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但大自然的神韵永不消逝。诗人的心胸宽广如天地,对世间的荣辱得失持有超脱的态度,认为生活中的乐趣在于悠然自得,春天的气息永远生生不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胡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闲适与豁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