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
出处:《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
宋 · 敖陶孙
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
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
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
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
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
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
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
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
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
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
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偏尚:偏好。桂花:香气扑鼻的植物。
蜡雪:比喻明亮的月光。
绛雪:深红色的酒液。
可怜:令人怜惜。
两屐:木屐。
小山作:形容情感深厚。
中书君:古代官职,此处指友人。
鹫岭:可能指名胜之地。
书檄:公文、命令。
习气:习惯、风气。
潘郎:对美男子的称呼,此处似指友人。
缕衣:轻薄的衣物。
绀裙:深蓝色的裙子。
翻译
红色和紫色各有偏好,桂花总是让人喜欢。蜡烛般的明亮月光下独自饮酒,深红的酒液映照着她娇小的蹙眉。
可怜那爱花之人,穿着木屐踏过秋天的云彩。
怀念之情如小山般堆积,将忧愁寄托给远方的中书君。
过去的鹫岭诗篇,只因公务繁忙而无暇吟咏。
月亮落下桂花,清风中飘散着多少尘埃。
潘郎的风采如同桃李般动人,他的名声我颇为尊敬。
在风露中携手漫步,她身着轻薄的衣物,深色的裙子格外醒目。
鉴赏
这首宋诗以桂花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独特品味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暗示了当时社会对艳丽色彩的崇尚,而诗人独钟于桂花的淡雅,认为它更为适宜。"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运用比喻描绘桂花的洁白与娇美,犹如蜡烛雪光般明亮,又如女子含羞带怯的神情。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诗人自比为爱花之人,形容其对桂花的痴迷,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足踏秋云寻觅。"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表达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通过写诗寄托愁绪。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回顾过去因公务繁忙而无暇吟诗,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借月夜桂花飘落,感叹世事纷扰,尘埃满心。"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赞美友人如潘岳般具有吸引人的风采,同时也暗指对世俗繁华的尊重。
最后两句"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描绘出一幅清冷的画面,想象友人在风露中穿着素雅的服装,增添了诗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