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来道益贵,太山北斗世仰观
出处:《答毛唐卿虞卿借昌黎集》
宋 · 王十朋
予少不知学古难,学古直欲学到韩。
柰何韩实不易学,怛觉昼夜心力殚。
茫然故步亦已失,有类寿陵学邯郸。
虽然予心未肯已,尚欲勉强求其端。
跬步不休效驽马,千里未至空长叹。
羡君兄弟俱早慧,家学岂止传柔温。
圣经贤传饫已久,百家诸子皆蠹残。
学文要须学韩子,此外众说徒曼曼。
韩子皇皇慕仁义,力排佛老回狂澜。
三百年来道益贵,太山北斗世仰观。
我生于今望之远,时时开卷相欣欢。
岂惟庐陵惜旧本,我亦惜此祇自看。
子今欲假敢违命,愿子宝之同琅玕。
柰何韩实不易学,怛觉昼夜心力殚。
茫然故步亦已失,有类寿陵学邯郸。
虽然予心未肯已,尚欲勉强求其端。
跬步不休效驽马,千里未至空长叹。
羡君兄弟俱早慧,家学岂止传柔温。
圣经贤传饫已久,百家诸子皆蠹残。
学文要须学韩子,此外众说徒曼曼。
韩子皇皇慕仁义,力排佛老回狂澜。
三百年来道益贵,太山北斗世仰观。
我生于今望之远,时时开卷相欣欢。
岂惟庐陵惜旧本,我亦惜此祇自看。
子今欲假敢违命,愿子宝之同琅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对友人毛唐卿和虞卿借阅韩愈集的回应。王十朋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学习古文的艰辛与执着,以及对韩愈作品的敬仰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年轻时对学习古文的渴望,立志要学习韩愈的文章,但发现韩愈的文章难以模仿,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他感觉自己像寿陵人学邯郸步一样,虽然努力却找不到方法。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放弃,仍然坚持学习,哪怕只是小步前进,也不断鞭策自己,希望能有所进步。他对友人的兄弟能早慧,家学深厚表示羡慕,并强调学习古文应当以韩愈的文章为范本,因为韩愈的文章推崇仁义,力排佛老思想,对社会风气有积极影响。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韩愈文章的珍视,希望友人能妥善保管借阅的书籍,如同珍爱美玉一般。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古文学习的深刻体会和对韩愈作品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友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