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全文

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

出处:《舍利塔
金末元初 · 王庭筠
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
林头朝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
中华此塔第十五,图记所传知不妄。
智惠薰成舍利罗,夜半奇芒时一放。
想见当时阿育王,麾叱神工鞭鬼匠。
云车瘴海挽炎沙,沙底黄肠三万丈。
石排方面蔑石段,铁锢瘦中腰鼓样。
功夫精密业长久,位置尊严气高张。
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
崧山归山夏秋雨,雨潦从衡岁相荡。
天龙围护夜叉守,终劫不敢生波浪。
塔前树秀老不死,树下水流多益壮。
再拜初尝一勺甘,洗我三生烦恼障。

鉴赏

这首诗《舍利塔》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庭筠创作,通过对舍利塔的描绘,展现了其宏伟壮观的景象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诗人以“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开篇,生动描绘了塔身矗立在山巅,东西两座佛塔相对而立的壮观景象。接着,“林头朝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一句,通过朝阳的照射,展现出塔身表面黄金与丹砂的光泽,使整个画面更加辉煌夺目。

“中华此塔第十五,图记所传知不妄”表明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塔,其地位和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接下来,“智惠薰成舍利罗,夜半奇芒时一放”描述了塔内舍利的神奇光芒,夜晚时分,光芒闪耀,令人叹为观止。

诗人进一步追溯到传说中的阿育王时代,“想见当时阿育王,麾叱神工鞭鬼匠”,表达了对古代工匠智慧和技艺的敬仰。通过“云车瘴海挽炎沙,沙底黄肠三万丈”等诗句,展现了塔建造过程中的艰难与壮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

“石排方面蔑石段,铁锢瘦中腰鼓样”描绘了塔体结构的精细与独特,体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最后,“功夫精密业长久,位置尊严气高张”总结了塔的坚固与庄严,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永恒。

诗中还提到了塔周围的自然环境,“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描绘了塔基稳固,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同时,“崧山归山夏秋雨,雨潦从衡岁相荡”强调了塔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

“天龙围护夜叉守,终劫不敢生波浪”表达了对塔的保护力量的想象,赋予了塔以神圣与不可侵犯的形象。最后,“塔前树秀老不死,树下水流多益壮”描绘了塔前树木茂盛,流水潺潺的景象,增添了诗作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赞美了舍利塔的雄伟与美丽,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