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
出处:《赠周材叔能画号苍崖》
宋 · 萧立之
昔见苍崖画,今读苍崖诗。
问今十日水石间,幻作五字七字何能奇。
君言诗画本一律,等以造化供娱嬉。
闭门磐礴天耆定,往往清气流诗脾。
急将画意入诗律,兔起鹘落无由追。
有声无声强分别,妙处正不差毫釐。
人言精艺不两能,似亦可洗千年疑。
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
勿云诗工画师耻,老琼笑人焉用彼。
江南和籴米如珠,急图流民献天子。
问今十日水石间,幻作五字七字何能奇。
君言诗画本一律,等以造化供娱嬉。
闭门磐礴天耆定,往往清气流诗脾。
急将画意入诗律,兔起鹘落无由追。
有声无声强分别,妙处正不差毫釐。
人言精艺不两能,似亦可洗千年疑。
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
勿云诗工画师耻,老琼笑人焉用彼。
江南和籴米如珠,急图流民献天子。
鉴赏
此诗《赠周材叔能画号苍崖》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诗中探讨了诗与画的艺术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首句“昔见苍崖画,今读苍崖诗”,诗人回顾过去对苍崖画作的欣赏,转而品读其诗作,表达了对苍崖艺术才能的全面认可。接着,“问今十日水石间,幻作五字七字何能奇”一句,以疑问的形式提出对诗作中奇妙构思的赞叹,暗示了诗作中蕴含的独特魅力。
“君言诗画本一律,等以造化供娱嬉”表明了诗人在诗与画之间找到共通之处,认为它们都是自然造化的体现,是艺术家对生活乐趣的表达。接下来,“闭门磐礴天耆定,往往清气流诗脾”描绘了艺术家在静谧环境中创作时的专注与灵感涌现的情景。
“急将画意入诗律,兔起鹘落无由追”强调了将绘画的意象融入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比喻为迅速捕捉灵感,难以复制。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在有声与无声之间做出区分,诗的妙处也丝毫不减,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最后,“人言精艺不两能,似亦可洗千年疑”表达了对艺术专长的质疑,通过引用他人观点来肯定诗与画可以并存且相得益彰,消除长久以来的疑惑。诗中提到的“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勿云诗工画师耻,老琼笑人焉用彼”则表达了对那些贬低诗与画艺术价值的人的不屑,强调了艺术家的尊严与成就。最后一句“江南和籴米如珠,急图流民献天子”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呼吁解决饥荒问题,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赠周材叔能画号苍崖》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见解,还蕴含着对自然、社会的关怀,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