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唐 · 皎然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注释
达贤:推崇贤能。贵贞隐:重视保持贞洁和隐居生活。
惧:害怕。
迹不灭:行为痕迹不消失,指名声流传。
永公:指一位高僧或隐士,这里泛指隐逸之友。
期:约定。
遗身:舍弃身体的安逸,此处指隐居。
林樾:树林树荫。
华轩:华丽的车驾,代指富贵生活。
辚辚:车行声,形容车辆众多。
幽绝:极其幽静的地方。
心境:内心的境界或状态。
寒草花:寒冷季节中坚韧生长的花草,比喻在逆境中的心灵之美。
空门:佛教中指超脱尘世的门径,这里代指清净的心境。
青山月:青山上的明月,象征清静高远的意境。
潘生:指一个特定的人,可能是一位朋友或诗人自己。
独不见:独自未能见到。
清景:清丽的景色。
盈缺:圆缺,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林下:树林之中,引申为隐居之地。
寂寥:寂静空旷。
人间:人世间,尘世。
解轻佩:卸下轻便的佩饰,象征放下世俗的身份地位。
税:通脱,解下,离开。
丘中辙:田野间的车辙,象征田园归隐生活。
翻译
尊崇贤德重视节操隐居避世,常担心行踪痕迹不灭消失。于是和永公约定,舍身隐坐在山林树荫下。
华丽的车驾为何喧闹而来,是为了把我带到这幽静的绝境。
心如寒草上的花,门庭如青山上的月。
潘生你为何独自看不见,这清丽的景色常有圆缺变化。
林下总是寂静冷清,人世间自然免不了离别。
何时能解开这轻便的佩饰,来归隐田园间的车辙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高洁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的警觉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则是表明了诗人与朋友约定共同隐居,以此作为遗世独立的承诺。
接下来的"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一句,用车轮滚滚的声音比喻自己前往偏远之地的决心。"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则是对隐居生活中的内心感受和外在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合一的心灵状态。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潘生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变化无常的感慨。"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则是说在林下的宁静生活中,虽然与尘世相隔,但心灵深处仍然感受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最后的"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表达了诗人对于重返山林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回到自然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寂寞求真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