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居士惠山行,六月虚堂昼不扃
出处:《超然堂用韵答陈子引》
明 · 邵宝
茶山居士惠山行,六月虚堂昼不扃。
何处清风能此客,向来大暑似繁刑。
吟筇缓待东山月,征旆遄朝北斗星。
秋草满前无刈者,应将茂叔认吾庭。
何处清风能此客,向来大暑似繁刑。
吟筇缓待东山月,征旆遄朝北斗星。
秋草满前无刈者,应将茂叔认吾庭。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超然堂用韵答陈子引》。邵宝以“茶山居士”自号,此诗是他对友人陈子引的回赠之作,通过描绘超然堂内的清凉景象与个人心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联“茶山居士惠山行,六月虚堂昼不扃”,开篇即点出诗人身份及活动背景。在炎炎夏日,诗人如同隐士般独自漫步于山林之中,选择在空旷的厅堂中度过白昼,不需关闭门户,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颔联“何处清风能此客,向来大暑似繁刑”,进一步描绘了超然堂内清风徐来的凉爽景象,与外界酷热的大暑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清风能接待客人,而大暑则如同繁重的刑罚,暗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吟筇缓待东山月,征旆遄朝北斗星”,诗人以“吟筇”(手持竹杖)的形象,缓缓等待着东山升起的明月,与远处北斗星的光芒相对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尾联“秋草满前无刈者,应将茂叔认吾庭”,以秋草满地、无人刈割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同时也暗含对好友陈子引的认同与欣赏,将对方视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超然堂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