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出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其二》
宋 · 刘克庄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注释
朝家:朝廷。履簪:比喻贤才。
羊斟:古代酒徒,比喻只知道享乐的人。
芹曝:自谦之词,意指自己像芹菜一样微不足道,却怀有野老般的心志。
晓镜:早晨的镜子。
夜檠:夜间读书用的灯架。
蚓窍:比喻世间的纷扰。
王孙:贵族子弟,此处可能代指诗人自己。
半岭音:可能指诗人期望听到的高雅或远方的声音。
翻译
听说朝廷想念贤才,怎肯像羊斟那样只知饮酒。曾经任职文官,撰写过许多文章,但内心始终保持着田野老人的质朴之心。
早晨对镜,两鬓的白发难以遮掩,夜晚灯下,手捧书卷诵读不停。
世间的纷扰如同蚯蚓在土中鸣叫,却未能听到你半山间的清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间情谊的深沉怀念,以及对于学问和修养的执着追求。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学习和模仿先贤之德的渴望。"履簪"指的是古代士人出行时所佩戴的一种装饰品,有着某种象征意义;"朵颐"则是形容美好的面庞或心灵状态;"学羊斟"则是在比喻学习和模仿先贤之德,像羊一样谨慎选择食物。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过去担任文学官职的经历,以及对于田园生活、自然情怀的向往。"批涂"指的是书写和润色文字;"词臣职"则是指文学官员的工作;"芹曝"形容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野老心"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自然界的深切情怀。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这两句诗人通过早晨梳妆时鬓发难以整理,以及晚上临睡前仍在吟诵经典来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晓镜"指的是清晨梳妆前的镜子;"鬓须"形容头发和胡须;"夜檠"则是指晚上临睡前;"手口尚披吟"则是在表达即便在休息之际,仍旧念念不忘地背诵经典。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之人的浅薄认识与自己对于高尚修养的追求来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蚓窍"形容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鸣和"则是在说这些人虽然也在讨论和学习,但往往流于表面;"未识王孙半岭音"则是指诗人自己对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友谊以及个人修养的执着追求和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