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经檐尽,残阳隐树低
出处:《雨后晚眺》
明 · 朱应登
小雨经檐尽,残阳隐树低。
迎曛花气合,向夕野容迷。
宝刹流云外,金塘去鸟西。
吾生江海意,随分此卑栖。
迎曛花气合,向夕野容迷。
宝刹流云外,金塘去鸟西。
吾生江海意,随分此卑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联“一榻清风绛帐垂,梦回春昼日迟迟”以“一榻”为起点,通过“清风”和“绛帐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梦幻的氛围,仿佛诗人正沉浸在午后的宁静之中,直到梦境被现实唤醒。接着,“梦回春昼日迟迟”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悠长与环境的安逸。
颔联“句中流水琴声远,纸上青山草色滋”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诗人的文字比作流水与琴声,既表现了文字的流畅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同时,“纸上青山草色滋”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山青草绿,充满活力,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颈联“笔墨有神应识我,烟花含笑拟怜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期待,认为自己的笔墨蕴含着某种超凡的力量,能够理解他。同时,诗人也借“烟花含笑”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周围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激,但又似乎在思考,这些美好的存在是否也在期待着什么,或者是在为谁而绽放。
尾联“未能中圣三杯酒,敢托犹贤一局棋”则是诗人情感的进一步流露。他自谦地表示自己未能达到古代圣贤的境界,只能通过饮酒或下棋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乐趣。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也反映了他在追求精神境界上的自我反思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自豪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