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须薄酒浇永日,肯放羁愁煎客肠
滁阳寒食少人出,满城山雨惊淋浪。
闭门客舍颇无事,五白大呼同舍郎。
樽前谁唱醉翁曲,鸟歌花舞催红妆。
竟须薄酒浇永日,肯放羁愁煎客肠。
功名老矣白发出,岁月几何归路长。
江头藉草作寒食,细雨梨花思故乡。
何当秣马候明发,便可一苇横长江。
千村万落鸟呼客,山南岭北花吹香。
仍须戒妇速作黍,会见鹿门归老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紫芝在寒食节期间在滁阳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去年束书薄游梁,今年下马古滁阳”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从一处游历到另一处的旅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变化。
接着,“滁阳寒食少人出,满城山雨惊淋浪”描绘了寒食节期间滁阳的景象,雨中的山城显得格外宁静,但雨水的淋漓却让人心生凉意,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闭门客舍颇无事,五白大呼同舍郎”则转而描写诗人在客舍中的闲适生活,与朋友饮酒欢聚,体现了诗人的随性与自在。
“樽前谁唱醉翁曲,鸟歌花舞催红妆”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通过鸟鸣花舞的场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场聚会助兴,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竟须薄酒浇永日,肯放羁愁煎客肠”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是在漫长的日子里,也愿意以酒解忧,不让羁旅之愁占据心灵。
“功名老矣白发出,岁月几何归路长”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年华已逝,功名未就,未来的路还很长,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江头藉草作寒食,细雨梨花思故乡”将思绪拉回现实,寒食节在江边度过,细雨中的梨花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何当秣马候明发,便可一苇横长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早日踏上归途,穿越长江,回到家乡。
“千村万落鸟呼客,山南岭北花吹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鸟鸣花香,充满了生活的美好。
“仍须戒妇速作黍,会见鹿门归老庞”则是对家庭的牵挂,提醒妻子准备粮食,期待着像庞德公那样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