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出处:《赠仰山慧度禅师》
唐 · 宋齐丘
初闻如自解,及见胜初闻。
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
道应齐古佛,高不揖吾君。
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
道应齐古佛,高不揖吾君。
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初闻:第一次听说。自解:自己有所领悟,感觉豁然开朗。
及见:等到亲眼见到。
胜:超过。
两鬓:两旁的鬓角头发。
堆残雪:形容鬓发花白,像堆积的雪。
一身:全身。
披断云:形容衣衫飘逸,像断裂的云朵。
道:道德、修行的境界。
应:应该。
齐古佛:与古代的佛一样高深。
高:品德高尚。
不揖吾君:不愿意向君主行礼,表示超脱世俗。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度恭敬。
清凉月:明亮清冷的月亮,比喻心境清明。
萧然:宁静、淡泊的样子。
万象分:万物都显得清晰分明,比喻心中了无挂碍。
翻译
初次听闻仿佛自我开解,等到亲眼见到更胜过初闻的感受。两旁的鬓发如同堆积的残雪,全身仿佛披挂着断裂的云彩。
他的道行应当能与古代的佛齐名,高尚得不愿向君王行礼。
恭敬地对着明净的月礼拜,一切世间的景象在他面前都显得恬静而分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齐丘所作,名为《赠仰山慧度禅师》。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是一首颂扬高僧的诗句。
“初闻如自解,及见胜初闻。” 这两句通过对比听闻与亲见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师言传身教的深刻体会。"初闻"指的是第一次听到禅师的教诲,给人以启示和解脱之感;而"及见"则是指亲眼所见,超越了语言的局限,达到了一种更为直接和深入的心灵沟通。
“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 这两句用形象鲜明的比喻描绘禅师的高洁与飘逸。"两鬓堆残雪"暗示禅师的头发如同积雪,既表明其年岁已高,也寓意其清净无染;"一身披断云"则形容禅师身穿袈裟,如同云中漫步,无拘无束。
“道应齐古佛,高不揖吾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和认可。"道应齐古佛"意味着禅师的教化与古代佛陀的教诲不相上下;"高不揖吾君"则强调禅师之德高尚,超越于常人之上,不必行礼。
“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这两句诗人以动人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师的崇敬之情。"稽首清凉月"指的是在清凉如月光般的境界中向禅师行礼;"萧然万象分"则形容禅师所悟之理,如同秋风扫落叶子,使万事万物都显得清晰分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僧高洁品格与深邃智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