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吟风翼老蛟,湘江怒立翻波涛
出处:《题枯木竹石图四首》
明 · 唐文凤
子龙吟风翼老蛟,湘江怒立翻波涛。
长星垂光惊堕地,化作怪质崚嶒高。
何年墨仙下人境,醉染冰肤散清影。
兔锥锋砺刺蛟龙,腥血模糊吹不醒。
长星垂光惊堕地,化作怪质崚嶒高。
何年墨仙下人境,醉染冰肤散清影。
兔锥锋砺刺蛟龙,腥血模糊吹不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以子龙(古代勇猛将领赵云的别称)为引,展现了画面中枯木竹石的神韵。首句“子龙吟风翼老蛟”借子龙的形象比喻枯木,犹如飞翔的老蛟在风中振翅,充满力量与动态感。接下来,“湘江怒立翻波涛”则将画面转移到湘江,枯木矗立,仿佛激起江水翻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长星垂光惊堕地”中的“长星”通常指北斗七星,这里可能象征着画中竹石的挺拔,光芒照耀地面,形成奇特的景象。“化作怪质崚嶒高”进一步描绘了竹石的峥嵘姿态,如同怪异的山峰般峻峭。
诗人接着想象“何年墨仙下人境”,将画师比作墨仙,暗示画技高超,仿佛墨仙亲自降临人间,赋予了枯木竹石以冰肌玉骨般的清雅。“醉染冰肤散清影”描绘了画面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如水墨画般淡雅,竹石的影子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兔锥锋砺刺蛟龙,腥血模糊吹不醒”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比喻为锐利的兔锥,刺向蛟龙(可能象征困难或恶势力),即使染上蛟龙的腥血,画面依然坚韧不屈,富有战斗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枯木竹石图的意境之美,以及画中所蕴含的力量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