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全文

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

出处:《再到铁柱宫
明 · 江源
黄金台上将君命,铁柱宫中驻使幢。
亭上未瞻□孺子,祠前先拜许旌阳。
鸣钟聚食黄冠百,绕树将雏白鹤双。
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铁柱宫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联“黄金台上将君命,铁柱宫中驻使幢”以黄金台和铁柱宫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庄严与威严,同时也预示着将有重要的人物或事件发生。这里的“将君命”和“驻使幢”分别指派往某地的使命和使者的旗帜停留,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传递。

颔联“亭上未瞻□孺子,祠前先拜许旌阳”转而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孺子”可能是指孔子,但此处具体指谁需根据上下文理解,这里似乎是在表达对某位圣贤的追思。而“祠前先拜许旌阳”,则直接点名了对许旌阳的敬仰,许旌阳是道教中的神仙,常被尊为仙师,此处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认同与敬重。

颈联“鸣钟聚食黄冠百,绕树将雏白鹤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钟声响起,聚集了众多道士(黄冠代表道士)共餐,同时,白鹤在树间飞舞,围绕着幼鹤,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尾联“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总结了对铁柱宫环境的赞美,强调其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神秘,即使借用洞房三次,也无妨于此地的清幽与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作品。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