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出处:《秋怀诗十一首 其一》
唐 · 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注释
窗前:形容位置。好树:美好的树。
众叶:众多的叶子。
光薿薿:繁茂闪烁的样子。
秋风:秋天的风。
策策:形容声音。
微灯:微弱的灯火。
空床:无人使用的床。
颜色:脸色。
不相似:与以往不同。
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疾急:快速。
涂:道路。
趋死:走向死亡。
胡为:为何。
浪自苦:无谓地苦闷。
欢喜:快乐。
翻译
窗前有两棵美好的树,满树叶子繁茂闪烁。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停歇地摇曳。
微弱的灯光映照着空荡的床铺,深夜的声音尤其清晰入耳。
无端的忧虑涌上心头,我不禁感慨万分,坐立不安。
天亮后观察自己的面色,与往常大不相同。
羲和驾驭着日月快速运行,这速度无法依赖。
人生的道路虽然多样,但最终都导向死亡,这是不变的轨迹。
为何要让自己痛苦不堪,不如暂且借酒浇愁,享受片刻欢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里诗人独坐窗前,听着秋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声音,感到心中的忧愁油然而生。诗中“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描述了一幅静谧的景象,这些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明。而“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则传达了秋夜里树叶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无数的琴弦被轻拂,发出连绵不断的声音。
微弱的灯光照在空旷的床上,夜深人静时分,这些声音似乎更加清晰地传入耳中。诗人的心情随着这些声音起伏,感到愁忧涌上心头,不禁感叹间坐立而起。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宁与悲凉。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表达了诗人在黎明时分再次观察周围环境,却发现一切都不如先前那般生动多彩,这可能是因为夜晚的灯光和清晨的阳光给物体投射出不同的光影,也可能是诗人的情绪影响了他对事物颜色的感受。
接下来的“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天地运行不息,但这种速度却让人感到难以把握。接着,“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死亡必至的感悟。
最后两句“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则是在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沉浸在忧愁之中,而应该珍惜现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诗人提醒自己,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也要学会放松心情,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尽情享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