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出处:《宋高宗御题李唐画唐香山九老二律诗》
元末明初 · 张昱
两疏谁是见机还,终始君臣似此难。
宸翰昭回云汉上,衣冠彷佛画图间。
当时诸老琴尊会,尽是同朝鸳鹭班。
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宸翰昭回云汉上,衣冠彷佛画图间。
当时诸老琴尊会,尽是同朝鸳鹭班。
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宋高宗御题李唐画《唐香山九老》的鉴赏之作。诗中,作者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君臣关系和历史人物风采的感慨。
首句“两疏谁是见机还”,暗示了画中可能描绘的是两位懂得进退、看透世事的古代官员,如汉代的疏广和疏受。接着,“终始君臣似此难”强调了君臣之间始终如一、相互尊重的关系,如同画中的形象般难得。
“宸翰昭回云汉上”赞美了宋高宗的书法犹如天上的星河般灿烂,而“衣冠彷佛画图间”则描绘了画中人物衣冠楚楚,仿佛是从历史画卷中走出的人物。诗人接着提到“当时诸老琴尊会”,意指画中的人物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他们如同朝廷中的鸳鸯鹭鸟,排列有序。
最后两句,“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通过描绘人物向皇帝行礼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些贤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寓言他们的高尚品格将如白云般长久流传,如同香山一样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既赞扬了画中人物的风采,也借以抒发对历史人物和君臣关系的敬仰与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