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崖传故事,林壑借馀光
出处:《入金盆山访唐孝子》
明 · 顾璘
秋日观风地,青山五马庄。
荒庐依大冢,乌鸟泣衰杨。
孝子人伦重,高贤世绪昌。
磨崖传故事,林壑借馀光。
荒庐依大冢,乌鸟泣衰杨。
孝子人伦重,高贤世绪昌。
磨崖传故事,林壑借馀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入金盆山访唐孝子(其二)》描绘了秋日游历中对孝道与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秋日观风地”点明了季节和游览的背景,暗示着诗人在此时领略自然之风,也暗含对古人风范的追寻。接着,“青山五马庄”描绘出青山环绕的村庄,可能寓指环境的宁静与历史的沉淀。
“荒庐依大冢”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古老的景象,暗示着这里曾有显赫人物长眠,孝子的居所显得孤独而庄重。“乌鸟泣衰杨”运用了乌鸦哀鸣于老杨树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又崇高的气氛,象征着孝子的美德感人至深。
“孝子人伦重”直接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认为这是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高贤世绪昌”则赞美了孝子的高尚品质及其家族的优良传统,预示着家族的繁荣昌盛。最后两句,“磨崖传故事,林壑借馀光”,通过磨崖上的历史痕迹和山林间的余晖,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以及孝子精神在后世的光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孝子的美德,又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