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出处:《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
明 · 刘崧
我本白云人,爱住青山下。
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
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
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
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
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
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
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
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
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
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
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
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
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
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
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
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
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
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
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
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
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
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
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心境与对山水画的感悟。诗人以自我比喻为白云之人,热爱居住在青山之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追求。他游历五岳,探寻幽深,对山水之景有着极高的欣赏,尤其是绝壁上的霞光和金莲花般的秀色,以及洞前的丹泉和谷口的白鹿,都让他流连忘返。
画面中的细节生动,如鹿车过溪、瑶草如剪、日出天鸣、仙鹤笙歌,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然而,当诗人意识到画中的美景只是虚幻,不禁感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十年来尘世的淹没使他对这幅画心生欢喜,因为它唤起了他对过去的记忆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人赞美画作虽不以秀美凌驾于衡山、岷山之上,但其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描绘,仿佛深林修竹、草亭静谧,如同古人修禊的场景。流水、苍苔、白石、飞鸿,这些元素构成的画面,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己的行迹,似乎在向北飞鸿诉说他的云中旧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山水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对画家的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