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未见赏,荒然草苔封
威夷渡浅岭,爱此泉一钟。
古今未见赏,荒然草苔封。
公来辟一径,疏凿随指踪。
挥洗落尘虑,甘凉洒烦胸。
搆亭于其间,四面开轩墉。
名之丰乐者,此意实在农。
使君何所乐,所乐惟年丰。
年丰讼诉息,可使风化醲。
游此乃可乐,岂徒悦宾从。
野老共歌呼,山禽相迎逢。
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
境清岂俗到,世路徒冲冲。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舜钦创作,名为《寄题丰乐亭》。诗中描绘了丰乐亭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神物藏胜地,深林隐苍峰”描绘了丰乐亭所在之地的神秘与幽静,神物隐藏在深邃的森林之中,苍翠的山峰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接着,“威夷渡浅岭,爱此泉一钟”进一步展现了这里的自然景观,渡过小山岭,爱上了这股清澈的泉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古今未见赏,荒然草苔封”则暗示了丰乐亭的荒废与遗忘,直到有人发现并加以修缮,才得以重见天日。
“公来辟一径,疏凿随指踪”描述了修缮丰乐亭的过程,通过开辟道路,清理杂草,使得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挥洗落尘虑,甘凉洒烦胸”表现了诗人在这里得到心灵的洗涤,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甘甜的泉水被洗净,心情变得舒畅。
“构亭于其间,四面开轩墉”描绘了丰乐亭的建造,四周开窗,使得亭内光线充足,视野开阔。
“名之丰乐者,此意实在农”点明了丰乐亭命名的寓意,不仅是为了享受自然之美,更是为了庆祝丰收,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
“使君何所乐,所乐惟年丰”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认为这是最大的快乐。
“年丰讼诉息,可使风化醲”指出丰收不仅带来物质上的富足,还能促进社会和谐,风气淳朴。
“游此乃可乐,岂徒悦宾从”强调了在这里游玩的乐趣不仅仅是为了招待宾客,更是一种内心的愉悦。
“野老共歌呼,山禽相迎逢”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歌声与山鸟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则是诗人独自饮酒,弹琴,面对孤独的松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境清岂俗到,世路徒冲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环境的喜爱,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世俗的纷扰无法触及,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丰乐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社会和谐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