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出处:《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唐 · 张祜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
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
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
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
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
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
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
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
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
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
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
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
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
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八十:指年龄大。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侣生活。
深山:偏远山区。
土木骸:简陋的木屋。
衲:缝补衣物。
斋:斋戒。
遣:排遣,超脱。
乖:违背,不一致。
樔枸:植物名,常用于建筑。
薜荔:藤本植物。
窥:偷看。
柴:柴火。
朗吟:大声吟诵。
曳:拖拉,拉着。
迸笋:新生的竹笋。
坞:山间谷地。
虑:担忧。
沙埋:被沙土掩埋。
招隐:邀请隐居。
咏怀:吟诗抒怀。
缘兴:随兴。
新牌:新的诗篇或标记。
翻译
八十岁的出家人,生活在深山里的简陋住所。他独自缝制破旧衣物,坚持素食过着长久的斋戒生活。
他的修行使内心平静,尽管人世间的纷扰难以避免。
他在上院居住,周围樔枸丛生,薜荔低垂于台阶。
在洗涤碗筷前,他常在水边驻足,门外还有柴火堆。
他清亮地吟诵经文,手持竹枝清扫,穿着芒鞋漫步。
新笋生机勃勃地穿过山坞,泉水从崖壁飞溅而下。
他喜欢湿润的土地种植花朵,担心石头会掩埋了根部。
回忆起昔日师长的隐居生活,初次来访让我心生感慨。
何时能随心所欲地游玩,再为这美景写下新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开篇“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写出了寺庙的幽深与荒凉,以及僧人的高龄和清贫。接着,“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展示了僧人简朴的生活和坚持禅修的决心。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道德修为的赞赏,以及对于世俗情感的超脱。随后,“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描绘了寺庙建筑的结构和环境中的植物。
“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则是对僧人日常生活中寻找饮食资源的一种写照。“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显示了僧人的随性与自在,以及他们的脚步跨过的是崎岖不平的地形。
“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描绘了一幅水流激荡、穿越岩石的壮观景象。“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则写出了僧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参拜过的高僧的追忆,以及希望自己也能在某个时刻,随兴而至,在寺庙留下新的足迹。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