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堤柳何因厄闰年,坐惊摧折动逾千全文

堤柳何因厄闰年,坐惊摧折动逾千

堤柳何因厄闰年,坐惊摧折动逾千
空怜翠色犹横水,不见清阴可拂天。
自昔冰霜非尔耐,于今风雨为谁颠。
前人久费栽培力,可向樵苏惜弃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道旁柳树在风雨摧残下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首联“堤柳何因厄闰年,坐惊摧折动逾千”以设问开篇,点出柳树在闰年遭遇风雨摧残的情景,仿佛是命运的不公,让柳树承受了超过千株的摧折。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风雨之猛,同时也暗示了柳树数量之多,遭受破坏的严重性。

颔联“空怜翠色犹横水,不见清阴可拂天”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状态。尽管翠绿的枝叶仍然横跨水面,但已无法形成遮天蔽日的清阴。这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柳树生命力的顽强与环境破坏的残酷,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惋惜之情。

颈联“自昔冰霜非尔耐,于今风雨为谁颠”则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柳树的命运,指出自古以来,柳树就难以承受严寒和霜冻的考验,如今却在风雨中颠簸,似乎是在为某个人或某种力量所困扰。这一联蕴含了对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柳树命运变迁的深刻反思。

尾联“前人久费栽培力,可向樵苏惜弃捐”总结了对柳树命运的感慨。前人花费了长久的时间和精力来培育这些柳树,如今却可能因为风雨而被砍伐废弃。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谴责,也是对人类行为后果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道旁柳树遭遇风雨摧残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和环境破坏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