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出处:《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 其二》
宋 · 张元干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注释
客:离开的客人。去:离去。
云:云彩。
俱:都。
散:散开。
不参:不参与。
藤树句:关于藤树的诗句。
自透:自然领悟。
竹庵禅:竹庵中的禅意。
骨法:骨骼形态。
凌烟像:如烟霞般高洁的形象。
家声:家族声誉。
鼓瑟篇:鼓瑟的诗篇。
直须:应当。
陪:陪伴。
叔季:叔伯兄弟。
急佐:急于辅助。
中兴年:国家复兴的时期。
翻译
客人离去,云彩也散开,山间空旷,月色正圆满。我不参与谈论藤树的诗句,自然领悟到竹庵中的禅意。
骨骼清奇的形象如同凌驾于烟霞之上,家族声誉体现在鼓瑟的诗篇中。
我应当陪伴叔伯兄弟,急于辅佐国家复兴的岁月。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客人离去后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的诗句。"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表达了客人一旦离开,周围环境似乎也随之发生变化,云散去,山中只剩下明亮的月光,这种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孤寂而静谧。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竹林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不需要参与世俗的纷争,他的心灵就像竹林中的清风那样自然纯净,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修养和文学成就的肯定。"骨法"比喻为人的品格和气质,如同高洁不染;"凌烟"形容超脱尘世之上的高雅;"家声"指的是家族的名望,而"鼓瑟篇"则是说诗人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
最后两句"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迫切感。他希望能够像古代忠臣叔季那样,为国尽忠,即使是个人也要急切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期国家能早日中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