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
出处:《送友之秦中》
明末清初 · 傅山
尔去褒斜道,秦关兵尚多。
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
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
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傅山所作,《送友之秦中》。诗中描绘了友人前往秦中(今陕西省中部)时的复杂心情与沿途景象,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战争的忧虑。
首联“尔去褒斜道,秦关兵尚多”点明友人即将踏上的是充满战乱的道路,褒斜道是连接四川与关中的重要通道,秦关则指关中地区,暗示着友人将面临重重困难与危险。
颔联“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儿女情长难以割舍,以及对战场鼓声的无奈与担忧。鼓鼙代表战争的喧嚣,与温柔细腻的儿女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战争对个人情感的冲击。
颈联“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环境下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战地上的鸿雁因战乱而惊飞,象征着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动荡;秋闺中的女子因思念远行的丈夫而感到哀怨,骆驼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友人即将经过的商旅之路,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
尾联“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平安归来、结束战乱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提醒友人在归途中不要耽误行程,体现了对友人深沉的关怀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